本文转自:南方日报证券配资
村庄变景区 民宿变景点
阳山推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布局
段灿;孟齐飞
阳山立足自身实际发展精品民宿、升级特色农家乐。
位于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的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
时下,走进阳山县大崀镇松林村,村内柏油马路干净平整,村头涓涓流淌的山泉映着绿竹,与溪流环抱、西洋菜围绕的月亮湾相映成趣……美丽怡人的景观和满目翠绿的田园风光交织成一幅生机勃勃的美丽乡村图景。
今年7月,松林村里的民宿“果然居·松林小筑”正式对外开通试营业。而后,该民宿凭借别具一格的设计成为了阳山的网红打卡点之一,目前某短视频平台上经常可以见到有博主拍摄打卡视频或者开通直播,吸引了不少顾客观看点赞。
这是阳山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发展需求,深入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部署,探索“三地活化”改革路径取得的突出成效之一。据了解,近年来,阳山在不断深化“三地”改革中,立足自身实际,允许经营主体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盘活农村闲置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用于发展精品民宿、升级特色农家乐,既降低了用地成本和开发门槛,又推动民宿产业规模化布局,向“村庄变景区、民宿变景点”转变。截至目前,阳山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达270户。
文/图:南方日报记者段灿
通讯员孟齐飞
闲置土地开出新业态之花
松林村位于阳山县西北部,距离县城12公里,总面积21平方公里,是阳山的“明星村”之一。
近年来,松林村依托自然资源优势,在盘活闲置农房上精准发力,探索出“政府引导、运营商主导、强村公司入股、村集体和农户参与”的乡村运营路径,将村内闲置资产转化为发展资本,通过宜居农房改造、特色民宿建设等举措,推动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助力村民增收致富。
在此背景下,“果然居·松林小筑”项目由大崀镇统筹财政奖补、社会捐赠等资金,以松林村强村公司——阳山县兴村有限公司为业主建设,引入英德市果然居文化旅游管理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项目盘活松林村内闲置资源,规划建设了8栋木屋别墅,其中旧房改造2栋,在闲置地上新建6栋,共设26个房间、49个床位,打造高品质乡村度假空间。同时,项目配套建设有游客接待中心、美丽钓场、牛栏咖啡厅、松果餐厅、停车场等完善设施,旨在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走进“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宽敞的院子里,汤泉泡池、室外茶几等设施一应俱全,清澈的小溪穿院而过,溪边石径点缀着花草,鱼池里的鱼儿自在游弋,一幅惬意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果然居·松林小筑”项目负责人陈茹静介绍,民宿于今年7月对外试营业,目前开放有6栋别墅、37个床位,入住率已达50%。8月转入正式营业,并同步开通线上预订,入住率进一步提升。
曾经沉寂的荒废农房和闲置宅基地,摇身蝶变为集高端民宿与多元业态于一体的文旅新地标,完成从“沉睡资产”到“增收活水”的惊艳转身,有力证明了“闲置农房是‘沉睡的黄金’”。
依托景区活化资源融合发展
时下,在广东第一峰脚下的秤架瑶族乡,当地村民正依托南岭国家公园入口社区、干坑古树公园等优质自然景观,以及浓郁的瑶族文化资源,在乡政府的引导下,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多种模式推动民宿产业蓬勃发展。
灰白石子铺就的庭院质朴自然,绿植盆栽点缀其间,木质平台与遮阳棚营造出惬意休憩空间,同时这里也是观星露营的绝佳去处——夜幕降临,繁星满天,在庭院支起帐篷或躺在露营椅上,可沉浸于浩瀚星河,远离城市喧嚣,尽享宁静惬意……
干坑古树公园沿线的“田园居”,是闲置农房活化利用的典型。8间曾闲置的酒坊旧厂房,经改造后,既保留原建筑结构特色与历史肌理,又融入现代设计理念和瑶族文化元素,成为月营业额超万元的精品民宿。
近年来,秤架瑶族乡政府积极引导村集体和村民盘活闲置宅基地与农房,通过自营、出租、入股、合作等多种模式,推动全乡民宿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到强。目前,全乡已备案登记民宿81家,培育出“田园居”“龙泉度假山庄”“好客瑶家”“瑶门客栈”等一批精品民宿,成为展示瑶乡风情的重要窗口。
当前,阳山境内民宿多点开花,迸发出强劲发展势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截至目前,阳山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共270户。今年上半年,阳山累计接待游客83.8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5.76亿元,分别同比上升19.85%和16.78%。
■相关
阳山民宿一场直播预订额达80万元
继7月试营业成为网红打卡点后,大崀镇松林村“果然居・松林小筑”民宿再掀热度——8月4日晚,其抖音直播团队一场直播创下80万元房间预订成交额,登顶抖音平台全国民宿榜(小时榜)第二,单栋民宿预订量达500套次,8月5日至10日的房间更是被一抢而空。
这场直播热潮的背后,是松林村“沉睡资源”唤醒乡村活力的生动实践。
作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首批乡村治理示范村”,松林村坐拥12公里外的县城区位优势,21平方公里的辖区内,柏油马路穿村而过,山泉映绿竹,溪流绕田园,生态底色早已成为“金字招牌”。
“第一次来就被这里的景色吸引,更有政府从政策到基建的全方位保障。”民宿负责人陈茹静解释落户松林村的原因。事实上,这并非个例。近年来,阳山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探索“三地活化”改革,允许经营主体在不改变土地用途的前提下盘活农村闲置资源发展民宿,既降低开发门槛,更推动“村庄变景区、民宿变景点”。截至目前证券配资,全县登记经营范围含“民宿”的存续经营主体已达270户,“果然居・松林小筑”成为这一政策红利的鲜活样本。
赤盈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